新闻资讯

上一篇: 重庆观音桥步行街欣赏池很多锦鲤忽然逝世 下一篇: 输澳洲≠世界末日!足协密议:曝6月发动“全归化敢死队” 殊死一博

调查进口牛肉对国内产业影响也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调查进口牛肉对国内产业影响也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决定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确定的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从公告的详细的细节内容来看,这是商务部收到了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和吉林、辽宁、贵州、新疆等九个省(自治区)畜牧协会的调查申请书,然后启动调查。

  申请书主张,牛肉产品进口数量在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急剧增长。2023年比2019年增长64.93%,2024年上半年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06.28%。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牛肉产品进口数量占中国市场占有率由20.55%上升至30.90%,相对于中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至43.87%。

  申请人同时主张,牛肉产品进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中国国内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简单来说就是,进口牛肉,让他们赚不到钱了,所以要申请调查和保护,阻止继续进口,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商务部发言人当天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回应,强调保障措施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不区分产品来源地,调查期间不影响正常贸易。调查将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也就是,这个调查刚刚开启,还没有定论,所以澄清一些基本问题十分必要。

  这起案件涉及很多方面,简单来看,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和政府部门。而矛盾的焦点其实就是,进口造成的中国和外国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原来牛肉价格50元左右一斤,现在则是30元以下。很明显,进口增加了供给,牛肉价格下降。

  牛肉价格下降,国内的牛肉养殖户自然是赚得更少,甚至是亏钱了。但是要注意,这是消费的人的自愿选择,是在终端的中国消费者愿意花这些钱来购买牛肉。

  而牛肉价格的下降,既让原来吃得起牛肉的人可以吃得更多,同时也让原来吃不起牛肉的人,可以吃得起了。简而言之,牛肉价格的下降,对消费的人来说,毫无疑问一定是好事。所以,在那些畜牧协会“哭诉”成为进口牛肉的受害者时,我们也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比如在某平台上,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我有点没搞明白:进口的牛肉,运距这么远,咋还比国产牛肉便宜?只有一个原因,咱们的牛肉太贵。”点赞第二的评论是:“进口牛肉让普通老百姓吃得起牛肉,不能牺牲千万个家庭的利益来保障养牛户多年来已经习惯的高利润!开放牛市场,让国内养牛户参与竞争,不能保护落后。”点赞第三的是:“国家必须放开牛肉进口,让人民得到实惠!70-80元一斤暴利的国产牛肉留给牛肉商贩们去吃吧!”

  所以,当国内畜牧业在申诉自己沦为进口牛肉的受害者时,还有大量的普通消费者,其实就是进口牛肉的受益者。一方面因为牛肉价格下降,养殖户赚得少了甚至开始亏钱;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牛肉价格下降,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却因此受益。那么,这一来一去,到底该保护谁的利益呢?

  在回答到底该保护谁的问题之前,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在正式文件中写明的一句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这个决定性作用,市场如何来配置资源,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两个字,价格。

  有了价格才能核算利润,才能知道干一个行业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可以说,没有价格就没有市场。但是这里有个要求,那就是价格一定是真实价格,而不是受到干预后的价格。任何受到干预后的价格,都可能会发生扭曲,进而影响价格的作用发挥。

  放在这次牛肉进口调查的案例中,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来帮助理解,一个阶段是牛肉放开进口之前和牛肉放开进口之后。虽然放开进口之前也有一定量的进口牛肉,但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问题简化为没有牛肉进口和有牛肉进口。

  很明显,没有牛肉进口之前,国内牛肉的供给就只有国内的养殖户。他们面对的形式是需求更多而供给更少,所以价格会很高,利润空间自然也更大,消费者就只能忍受高价牛肉了。而一旦开放了牛肉的进口,能够供给牛肉的就不再仅仅是国内养殖户,而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全球各地的养殖户。

  进口一放开,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价格下降,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那么原来国内的养殖户该怎么去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成为受害者吗?

  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价格下降是市场规律,价格下降是消费的人只愿意出更低的价格来买牛肉,而同时市场上又有人愿意以这样的价格来卖牛肉了。国内养殖户和生产者,当然也能够继续卖高价牛肉,只是很抱歉,消费者不买账了。

  所以,价格下降并没有谁成为受害者。只不过,价格这个“无形之手”,让原来国内养殖户的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同样地,市场不是丛林社会,国内养殖户的亏损也不是“你死我活”。这是消费的人通过价格和利润,在告诉原来的养殖户,面对进口牛肉,你的产品现在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了,你需要继续努力或者是重新换赛道了。

  消费者追求的就是“物美价廉”,想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实也不难,那就是想办法让你自己的产品质量更好,同时价格更低。如果有人说不可能,这做不到,那么如果市场上有人能做到,那就不要怪市场的残酷和无情,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当然,严谨地说,这并不是市场的残酷和无情,而是消费者的无情。花了钱的人产品,尤其是这种农产品,没什么品牌忠诚度的,主要是看好不好吃和价格。所以,这些畜牧协会们,恐怕是搞错了努力方向,他们要努力争取的是消费的人,而不是商务部。

  日本今年遭遇了严重的“米荒”,超市大米被抢购一空,部分商家实施了限购措施。2024年7月份,米价同比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而且日本米荒并非首次出现。日本大米自给率接近100%,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三个原因:极端天气、外国游客增多和地震预警。

  但实际上,这并未触及问题核心。正如日本农林水产省前官员山下和仁指出,大米短缺的最终的原因是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自2000年以来,日本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下降,2023年大米总产量降至745万吨。而更底层的原因是,日本农业其实就是一个严重管制的计划经济行业,背后操控者是日本农业协会。

  日本政府1971年开始实行的“减反政策”由日本农协推动,目的是防止大米生产过剩和维持米价,限制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剩余稻田要么转种其他作物,要么休耕,政府发放补贴。这一政策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不符合市场经济效率要求。结果导致全日本只有约60%的稻田被利用,大米年产量不及峰值的一半。

  农协与日本政府,尤其是自民党形成了深厚的利益捆绑。自民党通过维护农民利益获得支持,农村地区成为其坚实票仓。日本农协对内实行价格管制和政策管制,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日本大米进口关税高,技术性贸易保护限制进口农产品市场准入,控制供应量,维护农民利益。

  即便面临“米荒”,日本政府仍不愿释放储备大米,也未开放对外进口,背后的“有形之手”是日本农协。这种保护政策结果是“相互伤害”,日本所谓的“自给自足”并不稳固,而“米荒”正是农协与政府垄断串通的产物。

  同样正是这种扭曲的农业计划经济和贸易保护,让西瓜在日本成了奢侈品。奢侈到什么程度,在日本西瓜通常不是按整个出售的,而是分割成小块单独标价。一个完整的西瓜,在日本的价格可能会高达3000日元,大约150元人民币。

  日本的水果价格昂贵几乎世界公认,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水果,在日本却很奢侈。普通超市的葡萄一串人民币几十元,一个小哈密瓜人民币一两百元。日本草莓批发商业市场的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110元一公斤,而北京草莓批发大概只要24元一公斤,是日本价格的五分之一。

  日本水果进口手续很复杂,品质要求极其严格,而且征税比较高。日本对进口水果,平均关税率高达17.5%,某些水果的关税甚至达到35%。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土水果产业,限制进口水果进入市场。但很明显,这实际上也伤害了普通消费者。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互相伤害”。看上去在农田种植西瓜的瓜农受到了保护,但他们转身到超市买其他水果时就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保护如果实施在我们的牛肉进口上,一定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牛肉价格重新高企,成为少数人能消费得起的产品。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前面分析过了,一种原因是养殖户因为牛肉价格下降赚得少甚至不赚钱了,另一方面是消费的人因此受益。这一来一去,该如何从总体上来计算利益得失呢?恐怕是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用任何数学模型或者大数据都无法算得清楚的。

  所以,正确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其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保障权利而不是保护利益。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得失,是永远无法计算清楚的一笔账,但保障产权,保护权利不受侵犯,这是很清晰的。

  消费者有自由选择供应商的权利,生产者也有选择继续参与竞争或者退出的权利,而这个生产者既包括国内生产者,也包含别的国家的生产者。只要是消费的人认可的产品,哪个国家生产的实际上并不重要,正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品牌设计在美国,而生产代工却在中国。牛肉也是一样的。

  生产者想要在市场立足,要讨好的永远都是消费的人。如果是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却想通过行政手段来阻止消费者选择更好的产品,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侵犯权利,是在以保护国内产业之名,利用行政力量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其实就是在寻求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这个文章确实代表了消费者的心声。中国人确实是牛肉吃的太少了。就算现在这样大的量进口,我家附近的牛肉仍然要40左右一斤,我还是吃不起,我期望有一天能更进一步降价

  支持本文的观点!决定牛肉价格的是人民对廉价的需求和对质量的要求,是市场调节的规律和结果,它并不属于高端高技术产品,不应该干预。不能为保护商户利益而损害众多购买的人利益?能帮助商户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也可以适当补助帮助商户改善存在的缺陷,以提高竞争力,但不能强制改变供需市场。

  一所大学“打崩”美股,美元也无法避险了;7.9级强震已致缅甸1007人遇难; xAI收购X,马斯克“左手倒右手”意欲何为 ;“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挂牌股价“过山车” 一周国际财经

  “打崩”美股的,是密歇根大学公布的3月消费者调查终值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密歇根大学6次发布调查的最终结果,美股出现5次抛售。

  17岁少女月经迟迟没来,就医检查后吓懵:自己竟是男儿身!因决定继续做女性 便进行双侧隐睾切除术(福建卫生报)

  刀郎宣传牌上写满粉丝名字,有刀迷默默拿出酒精擦掉“刀郎”头上的字(原创采访)

  中国留学生回忆地震逃生:绝望爬30层楼,给家中留遗言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7级地震。由于地震波及四周的国家,身处泰国曼谷的中国留学生张同学向澎湃新闻讲述了自己的逃生经历,他称下楼过程中一度非常绝望。

  特朗普重磅发声,事关4月2日关税协议!加拿大总理:特朗普没有对关税威胁作出让步;这国总统坚决反对......

  特朗普在前往佛罗里达的“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被问到是不是愿意与英国等国家讨论达成降低对美关税协议的问题时表示,“如果我们能从这一笔交易中得到一些东西,这是有可能的——但你知道,我们已被利用了40年,甚至更久。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但是,是的,我当然愿意接受。”

  随后,王者荣耀紧急回应:由于服务器异常,部分玩家出现登录异常、对局没办法进入的问题,我们正在紧急处理中。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清晨8点多,在当地出差的中国商人梁明给《凤凰周刊》发来信息:“今天,我已经报名,准备加入到现场救援中。”

  订婚和听起来格格不入,却真发生了!一段男女方的协商录音被曝光,男方父亲长文透露女方态度突变。究竟是诬告还是,其中存在的三大疑点必须要弄清……订婚后女生称被“”2023年1月的时候,男方席某和女方吴某经过婚介所认识了。


发表人:小九足球直播   发表时间:2025-03-30 06:10:12    阅读:26881 次